九節菖蒲[毛茛目毛茛科植物]

九節菖蒲[毛茛目毛茛科植物]
九節菖蒲[毛茛目毛茛科植物]
更多義項 ▼ 收起列表 ▲

九節菖蒲(RHIZOMA ANEMONES ALTAICAE )現代所用之九節菖蒲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阿爾泰銀蓮花(Anemone altaica Fisch.)的根莖,因為有一定毒性,故不可與石菖蒲相混淆。 【功能與主治】開竅化痰,醒脾安神。用於熱病神昏,癲癇,耳鳴耳聾,胸悶腹脹,食欲不振;外治癰疽瘡癬。

基本信息

形態特徵

植物形態

植物形態  

植物特徵

多年生草本。根莖芳香,粗2-5毫米,外部淡褐色,節間長3-5毫米,根肉質,具多數鬚根,根莖上部分枝甚密,植株因而成叢生狀,分枝常被纖維狀宿存葉基。葉無柄,葉片薄,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可達5毫米,上延幾達葉片中部,漸狹,脫落;葉片暗綠色,線形,長20-30(50)厘米,基部對摺,中部以上平展,寬7-13毫米,先端漸狹,無中肋,平行脈多數,稍隆起。花序柄腋生,長4-15厘米,三棱形。葉狀佛焰苞長13-25厘米,為肉穗花序長的2-5倍或更長,稀近等長;肉穗花序圓柱狀,長(2.5)4-6.5(8.5)厘米,粗4-7毫米,上部漸尖,直立或稍彎。花白色。成熟果序長7-8厘米,粗可達1厘米。幼果綠色,成熟時黃綠色或黃白色。花果期2-6月。  

生長環境

九節菖蒲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喜涼爽氣候條件。

分布範圍

生態環境:生於海拔1200-1800m的山地溝谷邊或灌木叢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山西南部、陝西南部、河南西部、湖北西北部。

中藥屬性

基本信息

九節菖蒲 九節菖蒲

拼音名:Jiǔ Jié Chānɡ Pú

英文名:RHIZOMA ANEMONES ALTAICAE

別名:小菖蒲、外菖蒲、節菖蒲、雞爪蓮、九節離、穿骨七

藥材基源: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莖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emone altaica Fisch.ex C.A.Mey

採收和儲藏:栽培5年以上採收,5-6月葉枯倒苗前採挖,除去泥沙,曬乾後搓去鬚根,簸去雜質。  

藥材特性

九節菖蒲 九節菖蒲

炮製:揀去雜質,篩去灰屑或用水洗淨,曬乾。

性味:辛;溫

歸經:心、胃經

功能主治:開竅化痰,醒脾安神。用於熱病神昏,癲癇,耳鳴耳聾,胸悶腹脹,食欲不振;外治癰疽瘡癬。
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.5-6g;或入丸、散;或鮮品搗汁服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;或鮮品搗敷;或研末調敷。

注意:陰虛陽亢、煩躁汗多、精滑者慎服。

藥材性狀

九節菖蒲 九節菖蒲

1、性狀鑑別: 根莖長紡錘形,稍彎曲,長1-4cm,直徑3-5mm。表面棕黃色至暗棕色,具多數半環狀突起的節,其上有鱗葉痕,斜向互動排列,節上有1-3個突起的根痕。質硬脆,易折斷,斷面平坦,色白,有粉性,可見淡黃色小點(維管束)6-12個,排列成環。氣微,味微酸。

以色棕黃、斷面色白者為佳。

2、顯微鑑別: 根莖橫切面:表面細胞扁平,外壁增厚,黃棕色。皮層為10餘列薄壁細胞,外緣有單個散在的石細胞,類圓形或橢圓形,壁稍厚,可見紋孔及孔溝。維管束外韌型,較小,6-12個環列;韌皮部細胞扁縮;形成層不明顯,木質部導管多角形或類圓形。髓寬廣。本品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,單粒呈圓形或橢圓形,臍點裂縫狀或點狀;復粒由2-3分粒組成。

藥理作用

1、鎮靜作用 九節菖蒲水煎醇沉液7.418g/kg(1/5LD50),3.709g/kg(1/10LD50)小鼠腹腔注射給藥,對硫賁妥鈉40mg/kg的催眠作用有明顯的加強,呈協同作用。用光電管法記錄小鼠自發活動,7.418g/kg腹腔給藥,還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。並能顯著地抑制苯丙胺(4mg/kg)的運動性興奮(P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